初来咋到
- 积分
- 0
- 比特币
- 1286
- 威望
- 0
- 注册时间
- 2019-2-14
|
众所周知,2019年5月SAT亚太卷的curve不是一般的严苛,单是语法错1个扣40分,数学错1个扣30分,就将许多有望拿到1500+的学员拒之门外。然而,我们发现,即使是在如此残酷的环境里,仍然有一些学员凭借自己超强的实力拿到了1550+的好成绩。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b3 ^. ^, |$ a& V& z) f- W8 ~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新东方SAT长线全程班的学员(SAT总分1570:阅读370 + 语法400 + 数学800)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她的阅读复习备考经验:
+ Y3 ?# R5 c! \0 ]" L! H& N# q' f 1+ i( x. p7 c7 J, {+ w/ P& M( v
考前9 U' t$ H$ H' ]3 x/ p
考前的准备自然是三部分中最为关键的。1 q- o0 y& @+ U
速度0 m6 v3 x$ }# y8 N) A8 Q3 n
初做SAT的时候,大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阅读做不完。由于时间不够没做完题而失分是最可惜的。以下有笔者个人克服这个问题的几点tips:5 m; J! W* K$ H) V3 U/ B
1.将自己花费时间最多但正确率不太高的科目的文章往后放
+ s' @( D7 L$ A ]0 A5 N e.g. 历史文章是笔者的弱项,所以会选择在开始跳过这篇文章,先心平气和、稳扎稳打地做完其他文章,最后回来做历史。这样一可以保证心情不会受冗长而晦涩的历史文章影响,导致之后的文章也状态不好,其次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做题正确率,将本就不确定的文章放到时间紧张区,而不是把自己有把握的题留到最后,导致没时间做。5 }( F& d2 z7 x4 z4 j
2. 将题目和选项提前定位到原文中,以区分详略 (可以应用于所有文章,但笔者喜欢用于小说,以免自己被故事细节吸引,陷入太深)(此方法来源于田荣荣老师)1 T% E7 _) w8 Q1 U3 R. z. c! X
当然,这不代表先读题再读文章,笔者仍旧认为先读文章更好。此处所指的提前定位是指将题目中带行号的挑出来,标到原文的相应位置。常见有行号问题的有:寻证题、词汇题、语气题等。具体方法如图所示:
n, [7 B Q# h1 c5 ~8 e- t( g. h 3.考前一个月或两周可以选择读一些和SAT阅读相似的文章,养成习惯,做题时能够快速进入状态。考试当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也可以读一点小说或杂志,惬意又能帮助自己熟悉文字。1 }' Q& L/ e0 o
e.g.文学:勃朗特三姐妹。 读的时候积极思考这段文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构建了怎样的人物关系,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 a- Y+ B; W2 J; X7 k A1 P 科学: Scientific Americans, all kinds of journals
) |7 k6 L3 y7 T9 b6 E 社科:The Economist
( p# r& k" B9 t) d6 `, t5 ]% m 4.最后即使没做完,也要蒙完所有题,因为选错了不扣分,而选对了能得分。, i5 n. g/ ^- J" e8 X: t; }7 N! f
词汇
1 e) l2 _. P3 X4 A7 P& n 笔者认为SAT对于词汇的要求并不严格,它并不需要我们将每个单词中英严格对应,而是对单词在一个语境里的意思有个大概把握,看到时能够想到一些相关的单词(往往这些单词就是词汇题的正确选项)。所以那些死背单词的方法其实是不太有效的,很多SAT文章也会考到熟词僻义,在单词书上有时是没有的。因此笔者建议在背单词时,仅仅将自己记不大清楚的单词记录下来,并可以查询英英词典为它找寻近义词或解释。对于熟词僻义更要着重记忆。
6 I% R& i, A" |2 B& L 理解
; X. Q1 S) p' Z' }! ]- C# e SAT往往不需要逐字逐句全部理解,尤其是历史文章。因此,不要因为读得云里雾里而慌张,坚定地读完,很多时候题目会帮助你理解文章。比如19年5月亚太历史的扒粪事件,题目会引导我们读懂文章。
+ O2 w* P' H5 a' G4 n, j 选项的细节点一定要和原文一一对应,不能含糊选择。对应关系:作者态度一致(赞成、反对);具体对具体,抽象对抽象,要问自己能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对应点在哪,如果解释不清楚,建议重新考虑,切忌过度推断。5 O1 {& j/ A O
模考及分析3 V4 _; h9 [& D& e7 j, [
1.模考' a) I2 F- W0 O, h- ]$ U5 b6 r0 I
如果不是那么空闲,至少考试前到达目的地以后要进行两到三次模考,如果是首考,强烈建议进行更多次模考,但之间间隔不要太密,因为需要时间去分析错题,并且容易造成疲劳。# P4 F% c& j$ ]+ }0 a0 q. j
强烈建议模考时间安排' G+ k. U3 x& X
考前两三天抵达目的地
3 N# i2 g$ o6 J4 ^- l 每天七八点起床
- S6 T! s m$ F0 j; M 上午计时做一套题,对答案! l$ ^: x1 e7 J4 u+ a5 Z$ W
下午完成错题分析( Z9 t$ i1 _) O3 }, r
其余时间运动或出门游玩休闲(一定不要考前逼自己太紧,避免阅读疲劳)
, B2 D* `, D% Y2 c6 r' z2 M% P 2.分析
$ T0 O) G* U7 ?' K3 b 错题分析建议包含内容:9 }7 i( O, ~) a7 Q
错误选项
6 k5 ? G) R6 G: z+ H2 i4 Y 正确选项4 r# Y T8 q' x0 O8 ~
错误原因(正确原因)
u4 Y- n' l) Q0 F( v 要点(暴露了自己的什么问题,或者给了自己什么经验:e.g.词汇不熟,整理词汇)& X3 z q$ M# T' a
还不明白,可以找各自的阅读老师答疑,老师们会细心辅导。, F8 X/ z9 M- H. Y0 ~
2
+ M2 w& x2 ~1 p) V 考试时! V$ H/ |0 R' X3 q& K p
放平心态,做个佛系考生,别焦虑也别骄傲8 C* |/ F0 G8 v! T
不要一直在纠结的题上徘徊,可以做标记,最后回来检查
, `# g# Y6 x5 U R0 W' s 做题顺序选择/ x, }' Y6 g4 O0 ~5 F# N* a
提前定位
- {4 c, L2 j% Y- q 阅读过程中的标记:; P- x z/ I* Y1 r9 t
-科学社科文章中的科学家人名需要标记出来,以便之后做题能够找到定位。
6 v& t7 f/ ^, h1 A- P( q# B: T% v -转折词如but, however等,转折后的内容往往是考点。& r# Q u U# t: T2 |* N
-分方面,各方面间可用斜杠进行划分。建议有余力者可以试着边读边给文章分层次。e.g.科学文章中可能讲了测化石化学成分的两种方法,两种方法间斜杠间隔,并且各自的利弊区别也要下划线标注。
' l3 I8 [! D& N+ x# c9 ] -双篇:着重考虑两篇关系(反驳,深入,提供例子,改进….)。
9 Z M# m/ I& @: p! b: b9 u2 y9 q 积极寻找有没有都提到的点,即便两篇是相反观点。
, |4 Q2 h! Q4 ?% O 3
8 u2 Y2 V7 }5 [1 W 考后
- w5 m9 |4 D2 G/ H/ P' S6 Z 别期待太高,也别太低。
0 t/ W; n3 u: ^+ n 出分前不要管SAT,就撒欢玩吧…9 c( Z2 Q; ?1 D8 z# f, P$ u
第一次考可以定answer service,继续分析错题
2 |, r9 @, c1 z- t* H Anyway, 稳定心态最重要3 a4 ?, e5 {3 Z. ]: {. o/ D%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