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比特币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某一天,几乎所有妈妈都会心生担心:宝宝这么小,就开始说谎了,长大了可怎么得了?其实,妈妈大可不必这么担忧,更不要这么轻易就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当孩子说谎,除了由于宝宝认知特点导致外,妈妈也要反省,也许孩子说谎的根源就在于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
无意说谎:阶段性现象
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来看,2岁多的宝宝已有说谎的经验,4岁开始就能策略性的说谎,但3~4岁宝宝的说谎大都是无意说谎,属于无意识、不自觉的行为,通常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低有关。随着宝宝的记忆力、想象力、辨别力、分析能力的发展,这类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
宝宝无意说谎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
1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一般来说, 2~4岁或者更大一点的孩子, 正是想象力迅速发展的年龄, 他们常常以想象为伴, 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 以想象来代替现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兴趣, 但由于生活经验少, 缺乏知识, 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 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的支配, 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 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从而无意识地或不自觉地”说谎”,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老师让孩子描述看见过的大自然的美景时,晓晓绘声绘色地说:“大海真美,我在大海边玩得可开心了。”然而,当老师问晓晓“谁带你去过大海”时,她却说:“没有人,是我在电视上看过的,我看见许多小朋友在海边捡贝壳,玩得好开心。”
对策:面对这种“美丽的谎言”,家长不能简单责备,而应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尽量采取鼓励性的语言满足孩子的欲望,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比如,对晓晓,妈妈可以说:“你讲大海讲得非常好,妈妈知道你很想到大海边去玩,可现在还没有去过,对吗?”当孩子意识到并点头承认后,可进一步启发:“你想到大海边玩,只是愿望,应该用‘我想……’、‘我盼望……’来说。”同时,可以进一步安慰孩子说:“以后你会有机会去大海边玩的。”
2理解性心理错位
理解性心理错位,是指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孩子有时候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 会出现“撒谎”现象。
洋洋揪小朋友的头发, 老师对他说:“你做的不对, 以后只要不这样做了, 还是好孩子。”洋洋听到“好孩子”这个词语, 却把它当成“表扬”, 回家兴奋地对妈妈说:“老师表扬我了, 说我是好孩子!”
对策: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更是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进行听话训练,使孩子理解别人的话。
比如,可以出些题目,如“小伟平常很安静,今天怎么大声吵闹了呢?”、“遥遥每次穿衣服都不会落在别人后面的,今天一定能穿得很快”等,让孩子分析家长到底要告诉孩子什么信息。孩子的听话能力逐步提高了,这类说谎现象就会自动消除。
3表现欲驱动
表现欲的萌动,是指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
新年排练“小蝌蚪找妈妈”,老师问:“谁演小蝌蚪最好呢?”孩子们都争着说:“我演得最好!”
对策:面对这种“说谎”和“大话”,家长首先应对孩子这种积极踊跃、敢于展示自己的精神加以鼓励和表扬,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不说大话。
除了无意说谎,宝宝有时会出现不同目的的有意说谎。
有意说谎:缘于父母不当教养
所谓有意说谎,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编造与事实不符的言语来欺骗别人的说谎行为。对孩子来说,,真正以欺骗别人为目的的说谎很少。面对孩子有意的说谎行为,真正应该反思的是父母,因为也许正是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引发了孩子的说谎行为。
1做错事后害怕受惩罚
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孩子年龄小,难免会做错事,孩子做错了事他也会担惊受怕,尤其是已有了做错了事会被训斥、惩罚的经验,再犯错误后就会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
孩子一方面被教导“不要说谎”,另一方面却又有因说实话而挨骂的经验。这种矛盾是造成孩子为自己而说谎的主要原因。碰到这样的谎言行为,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处罚是否得当,以致孩子为了逃避受罚而撒谎。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冷静对待,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说出了所犯的错误而惩罚他,致使孩子以后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再报告实情。
2受成人言行影响而撒谎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 辨别是非能力差,如果家长有撒谎的行为, 孩子也会效仿。如,家长骑车带孩子被民警发现了,家长对民警谎称:“孩子生病了,着急送医院”。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家长许诺星期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但由于紧急的或特殊的情况未能实现,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在说谎,我以后也可说谎。
所以,当孩子说谎,父母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榜样。告诉孩子要说“实话”,然而,当电话铃响的时候,却说“告诉他我不在”。也就是,当父母要求孩子替他说谎时,父母正好教孩子对自己说谎。同时父母的信用和说话的效力也受到了打击。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许诺孩子就要认真履行,如果不能兑现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3为达到个人目的而说谎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直接提出要求而被拒绝的经历,于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做某些事或得到某些利益而编造谎话。如,有的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撒谎说”幼儿园有小朋友打我”或 “今天肚子疼”。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鼓励孩子说实话。当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你是不是考虑到孩子真实情感呢,也许孩子就是不想去幼儿园,但你会软磨硬泡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而如果孩子说”小朋友打我”时,你却不问是非把孩子留在家里。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说真话不管用,假话却能达到目的。
对于这类说谎,家长一定要及时、明确地指出孩子的撒谎行为的错误所在, 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如果家长不制止, 就会强化孩子的撒谎行为。
4为取悦父母而说谎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就会说谎。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孩子撒谎成功, 尝到了甜头, 会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
面对孩子这样的说谎行为,家长要检查自己对孩子要求是否得当, 期望是否合理,适当的期望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但如果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就会让孩子形成心理压力,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缘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感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充分的尊重,孩子就会健康的发展。
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你面对孩子撒谎,千万不要大惊小怪、惊慌失措,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不妨冷静下来,在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时,反省是不是自己不当的教养方式给孩子造成了压力。
小贴士
英国理查德·伍尔夫森大博士针对宝宝说谎给妈妈的建议
①要平静沉着地处理问题,非常幼小的孩子也许把虚幻和真实混淆了。
②要记住幼儿说谎的动机很可能是害怕惩罚和责怪, 而不是蓄意的预谋。
③要为幼儿耐心解释说谎的危害性,要使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如:“如果你说谎, 小朋友就不再和你玩了”,“如果你说谎, 叔叔阿姨就不再相信你了” 等等。
④要做到每一次的惩罚都能通情达理,例如:每天让孩子停看五分钟的电视,近一时期不给孩子添置新玩具等。
⑤要让孩子确信, 你虽然由于他的谎话而烦恼生气, 但你仍然是喜欢他的。
⑥不要对撒谎的幼儿进行体罚,研究表明对撒谎的孩子动手只能使他更加撒谎,因为他越发害怕受到惩罚。
⑦不要嘲讽和奚落夸大式谎话的孩子,孩子的心理需要这种谎言,表明他缺少自信心。
|
|